陶板國家標準發布 產業鏈趨于成熟
2011年12月3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干掛空心陶瓷板國家標準,標準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實施。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標準的出臺無疑對產品的市場應用具有巨大的推力。
干掛空心陶瓷板作為一種新型幕墻材料,與傳統的石材、鋁材和玻璃對比具有諸多優勢,進入幕墻行業后將搶占其他材料的市場份額。據參與制定陶瓷板國家標準的佛山摩德娜機械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吳俊良介紹,自2006年浙江瑞高首家投產擠出陶板以來,由于陶板具有高效、節能、環保和節省投資等特點,開始為市場所接受,經過短短6年多時間的快速發展,已從當年投產的26.4萬平方米的產量,猛增到2010年的227.7萬平方米,平均增長率達到了78%。
隨著陶板產品的市場份額擴大,隨之而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特別是陶板企業之間缺乏統一的標準,在投入市場后,也引發了關于陶瓷板長度、寬度、抗拉強度等方面的一些爭議,導致陶瓷板在生產和市場銷售中,處于無序的狀態,“盡快建立統一的干掛空心陶瓷板的國家標準,對于保證有序的市場競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湖南湘潭煒達機電制造有限公司作為參與陶瓷板國家標準制定的另外一家企業,也對國標出臺的意義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出臺標準將更加有利于市場的開拓,這是產品層面的,同時對陶板的整個產業也是利好的消息。”董事長伍政華介紹說,目前國內的陶瓷板生產設備基本都已實現國產化,這將直接降低企業的成本。
據吳俊良介紹,截止到2011年9月,國內生產陶板的生產線總共28條,摩德娜公司的窯爐產品以64.3%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高居榜首。在整體生產線方面,伍政華也透露煒達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
裝備的成熟是陶板發展的先決條件,今年1月份,摩德娜還通過技術創新,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干掛空心陶瓷板節能高效五層輥道式干燥器”和“擠出干掛空心陶瓷節能高效輥道窯”。干掛空心陶瓷板節能高效五層輥道式干燥器,將陶板以前需要24小時的干燥時間,縮短為3—5小時;在陶板燒成方面,通過傳統的隧道窯進行陶板燒制,大約需要18小時,而摩德娜最新研發的擠出干掛空心陶瓷節能高效輥道窯,將陶板的燒成時間縮短為2-4小時,單位產品燒成熱耗降低10%以上。
陶板以工程渠道為主
應用領域逐步擴大
在16日華泰TOB外銷出口推介會上,記者發現陶板的使用項目幾乎全部都是公共建筑,此后吳國良也向記者證實了這點,并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幕墻一般都是公共建筑的外立面,陶板作為幕墻材料的一種,所以大量地使用在這些建筑上。”記者在另一家陶板生產企業新嘉理陶瓷網站上也發現,他們的產品也廣泛地使用在全國各地的公共建筑上。
陶板最早起源于德國,從2006年開始,國內開始生產陶板,但是國內建筑使用陶板的歷史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而這樣的一個使用時間也從側面證明了產品的性能。
“在國內還沒大規模生產陶板時,所使用的產品都依賴進口,價格極貴,交貨時間長,并且無法大面積供貨。”華泰集團TOB陶板營銷總經理吳彤介紹了陶板在國內的發展過程,“陶板國產后,價格比進口產品降低很多,在產品規格上也比他們更豐富。”
吳俊良對陶板的市場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他分析說,目前陶瓷板在我國建筑幕墻中的份額還不算太大,大約只占到了1%,但是陶瓷板所具有的優勢,是玻璃幕墻、石材幕墻等遠遠所不及的,所以在未來5-10年內,陶瓷板在我國建筑幕墻中的份額極有可能提升到10%左右,它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還非常巨大。
據了解,目前國內共有近15家左右的陶板企業,在今年還將有更多的陶瓷企業進入該行列,但吳國良強調,雖然陶板的國內市場較大,但并不是每個企業都適合做,“例如佛山的企業,在原材料方面就不具備優勢。”
“在今年底,TOB將獲得一個十萬平方米的室內項目,大家拭目以待吧。”16日吳彤在介紹完產品時透露了這樣的一個信息,作為幕墻材料的陶板如果大面積地在室內使用,在應用領域無疑是重大突破。
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自《門窗幕墻英才網》